linux服务器中的三个内核文件分别是什么

linux服务器中的三个内核文件分别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对应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找到更简单易行的方法。

创新互联长期为数千家客户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团队从业经验10年,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为都安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站制作、成都网站制作都安网站改版等技术服务。拥有十年丰富建站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为您定制开发。

linux系统只要是使用过的用户,都应该知道其强大的功能。但是可能用户对linux内核中的一些文件并不了解。

Linux服务器的使用非常普遍。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可能需要根据特定的硬件及需求重新编译Linux内核。编译Linux内核,需要根据规定的步骤进行,编译内核过程中涉及到几个重要的文件。比如对于RedHatLinux,在/boot目录下有一些与Linux内核有关的文件,进入/boot执行:ls-l。编译过RedHatLinux内核的人对其中的System.map、vmlinuz、initrd-2.4.7-10.img印象可能比较深刻,因为编译内核过程中涉及到这些文件的建立等操作。那么这几个文件是怎么产生的?又有什么作用呢?本文简单介绍linux中的三个内核文件。

一、vmlinuz

vmlinuz是可引导的、压缩的内核。"vm"代表"VirtualMemory"。Linux支持虚拟内存,不像老的操作系统比如DOS有640KB内存的限制。Linux能够使用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因此得名"vm"。vmlinuz是可执行的Linux内核,它位于/boot/vmlinuz,它一般是一个软链接。

vmlinuz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是编译内核时通过"make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usr/src/linux-2.4/arch/i386/linux/boot/zImage/boot/vmlinuz"产生。zImage适用于小内核的情况,它的存在是为了向后的兼容性。二是内核编译时通过命令makeb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usr/src/linux-2.4/arch/i386/linux/boot/bzImage/boot/vmlinuz"产生。bzImage是压缩的内核映像,需要注意,b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bzImage中的bz容易引起误解,bz表示"bigzImage"。bzImage中的b是"big"意思。

zImage(vmlinuz)和bzImage(vmlinuz)都是用gzip压缩的。它们不仅是一个压缩文件,而且在这两个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嵌有gzip解压缩代码。所以你不能用gunzip或gzip-dc解包vmlinuz。

内核文件中包含一个微型的gzip用于解压缩内核并引导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老的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个640K),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M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可以采用zImage或bzImage之一,两种方式引导的系统运行时是相同的。大的内核采用bzImage,不能采用zImage。

vmlinux是未压缩的内核,vmlinuz是vmlinux的压缩文件。

二、initrd-x.x.x.img

initrd是"initialramdisk"的简写。initrd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initrd-2.4.7-10.img主要是用于加载ext3等文件系统及scsi设备的驱动。比如,使用的是scsi硬盘,而内核vmlinuz中并没有这个scsi硬件的驱动,那么在装入scsi模块之前,内核不能加载根文件系统,但scsi模块存储在根文件系统的/lib/modules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一个能够读实际内核的initrd内核并用initrd修正scsi引导问题。initrd-2.4.7-10.img是用gzip压缩的文件。

linuxrc这个脚本initrd实现加载一些模块和安装文件系统等。initrd映象文件是使用mkinitrd创建的。mkinitrd实用程序能够创建initrd映象文件。这个命令是RedHat专有的。其它Linux发行版或许有相应的命令。这是个很方便的实用程序。具体情况请看帮助:manmkinitrd。

三、System.map

System.map是一个特定内核的内核符号表。它是你当前运行的内核的System.map的链接。

内核符号表是怎么创建的呢?System.map是由"nmvmlinux"产生并且不相关的符号被滤出。对于本文中的例子,编译内核时,System.map创建在/usr/src/linux-2.4/System.map。像下面这样:

nm/boot/vmlinux-2.4.7-10>System.map

下面几行来自/usr/src/linux-2.4/Makefile:

nmvmlinux|grep-v'\(compiled\)\|\(\.o$\)\|   \([aUw]\)\|\(\.\.ng$\)\|\(LASH[RL]DI\)'|sort>System.map

然后复制到/boot:

cp/usr/src/linux/System.map/boot/System.map-2.4.7-10

在进行程序设计时,会命名一些变量名或函数名之类的符号。Linux内核是一个很复杂的代码块,有许许多多的全局符号。

Linux内核不使用符号名,而是通过变量或函数的地址来识别变量或函数名。比如不是使用size_tBytesRead这样的符号,而是像c0343f20这样引用这个变量。

对于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更喜欢使用那些像size_tBytesRead这样的名字,而不喜欢像c0343f20这样的名字。内核主要是用c写的,所以编译器/连接器允许我们编码时使用符号名,当内核运行时使用地址。

然而,在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符号的地址,或者需要知道地址对应的符号。这由符号表来完成,符号表是所有符号连同它们的地址的列表。变量名checkCPUtype在内核地址c01000a5。

Linux符号表使用到2个文件:

/proc/ksyms   System.map

/proc/ksyms是一个"procfile",在内核引导时创建。实际上,它并不真正的是一个文件,它只不过是内核数据的表示,却给人们是一个磁盘文件的假象,这从它的文件大小是0可以看出来。然而,System.map是存在于你的文件系统上的实际文件。当你编译一个新内核时,各个符号名的地址要发生变化,你的老的System.map具有的是错误的符号信息。每次内核编译时产生一个新的System.map,你应当用新的System.map来取代老的System.map。

虽然内核本身并不真正使用System.map,但其它程序比如klogd,lsof和ps等软件需要一个正确的System.map。如果你使用错误的或没有

System.map,klogd的输出将是不可靠的,这对于排除程序故障会带来困难。没有System.map,你可能会面临一些令人烦恼的提示信息。

另外少数驱动需要System.map来解析符号,没有为你当前运行的特定内核创建的System.map它们就不能正常工作。

Linux的内核日志守护进程klogd为了执行名称-地址解析,klogd需要使用System.map。System.map应当放在使用它的软件能够找到它的地方。执行:manklogd可知,如果没有将System.map作为一个变量的位置给klogd,那么它将按照下面的顺序,在三个地方查找System.map:

/boot/System.map   /System.map   /usr/src/linux/System.map

System.map也有版本信息,klogd能够智能地查找正确的映象(map)文件。

关于linux服务器中的三个内核文件分别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你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可以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分享名称:linux服务器中的三个内核文件分别是什么
文章链接:http://azwzsj.com/article/pspp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