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列表函数查询,python列表检索
python里怎么从大列表里找到小列表里的值?
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内置的 in 运算符来判断小列表中的值是否都存在于大列表中。例如:
成都创新互联专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包含不限于成都网站建设、网站制作、鸡泽网络推广、微信小程序开发、鸡泽网络营销、鸡泽企业策划、鸡泽品牌公关、搜索引擎seo、人物专访、企业宣传片、企业代运营等,从售前售中售后,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服务,您的肯定,是我们最大的嘉奖;成都创新互联为所有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鸡泽建站搭建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18980820575,官方网址:www.cdcxhl.com
# 定义大列表
big_list = [1, 2, 3, 4, 5]
# 定义小列表
small_list = [2, 4]
# 判断小列表中的值是否都存在于大列表中
if all(x in big_list for x in small_list):
print("小列表中的值都存在于大列表中")
else:
print("小列表中的值不都存在于大列表中")
上面的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个大列表 big_list 和一个小列表 small_list。然后,使用 all() 函数和内置的 in 运算符来判断小列表中的值是否都存在于大列表中。如果小列表中的值都存在于大列表中,则输出“小列表中的值都存在于大列表中”;否则,输出“小列表中的值不都存在于大列表中”。
如果想找到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则可以使用内置的 filter() 函数来过滤出符合条件的值,例如:
# 定义大列表
big_list = [1, 2, 3, 4, 5]
# 定义小列表
small_list = [2, 4]
# 过滤出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
filtered_list = filter(lambda x: x in small_list, big_list)
# 输出过滤后的列表
print(list(filtered_list))
上面的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个大列表 big_list 和一个小列表 small_list。然后,使用内置的 filter() 函数和匿名函数(lambda)来过滤出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最后,输出过滤后的列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找到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
此外,在 Python 中,还可以使用列表推导式来简化上述操作。例如,上面的代码可以改写为:
# 定义大列表
big_list = [1, 2, 3, 4, 5]
# 定义小列表
small_list = [2, 4]
# 使用列表推导式过滤出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
filtered_list = [x for x in big_list if x in small_list]
# 输出过滤
print(filtered_list)
上面的代码中,使用了列表推导式来过滤出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最后,输出过滤后的列表,即只包含大列表中存在于小列表中的值的列表。这种方法可以让代码更加简洁,更容易理解。
总之,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内置的 in 运算符、filter() 函数和列表推导式来从大列表中找到小列表中的值。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实现。
四、 python中的数据类型——列表
列表是一种有序的集合,有点类似c里面的数组。它的特点是,可以随时向里面添加或删除其中的元素,在python中经常用来存放数据。列表的特点是中括号,内部元素用逗号隔开。
在这个列表中,可以放进去任何元素,不论你的元素是字符串、整型、浮点型、还是布尔值、空值,包括列表什么的,都可以放进去。
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列表会为每个元素分配序号,这个序号代表它的位置,称为索引(index),第一个元素的位置是0,第二个元素是1,以此类推。
使用索引获取列表中的值时,需要使用中括号来访问,在中括号前面加上列表名,中括号内部是元素的索引。
0代表第一个元素的位置,1代表第二个,-1代表倒数第一个,-2代表倒数第二个
使用 len() 函数,可以查看列表里面有多少个元素
在python中,列表的操作是非常的灵活的,我们可以向其中添加或删除元素。
添加使用 list.append() 函数
list.append() 函数是将元素插入到列表的末尾,当我们想在特定位置插入元素时可以使用 list.insert() 函数
list.insert() 函数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插入位置,第二个参数是要插入的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append和insert时,必须在前面注明要操作的列表。就像上面的例子,我们要操作classmates这个列表,所以必须写成 classmates.append() 或 classmates.insert() ,如果不这么写,计算机就不知道你要往哪个列表中加入元素。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推荐使用append()函数添加元素,因为使用append的时候,元素默认加在列表尾部,不会造成其他元素索引值的改变。如果使用insert的话,就像上面的insert(1,'Tom'),在位置1插入'Tom'后,Tom后面所有的元素,索引值都加了一个1,列表中元素越多,受影响的程度越大,因此使用append()函数要比insert()函数更快。
删除列表中元素的方法有三种
del后面需要用索引的方式表明要删除的元素,也就是上面的例子,names[1]代表names中的第二个元素,使用del即可删除
list.pop() 函数与del差不多,都是使用索引值进行删除,只不过写法不同。
我们可以发现,执行 names.pop(1) 后,python shell打印出了第二个元素的值,也就是我们要删除的那个值,这是因为 pop() 这个函数,是有返回值的,有时候我们需要使用这个值,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变量存起来。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用a而使用刚才删掉的元素了。
list.remove() 函数的作用是删除第一个匹配的元素,上面的例子中,names这个列表里面,有两个'Bob',remove函数只删除了第一个'Bob'。这就是 list.remove() 函数的特点。
有时候我们想使用列表的前10个元素,或者前n个元素,这时候就应该使用列表的切片。
切片和索引类似,都是使用中括号,区别是,索引中的中括号里面只有一个数,而切片不同。切片是切割列表,形成切割下来的部分形成新的列表。
切片: list[start:end:[step=1]] ,这就是切片的表达式,要求start和end两者必须有一个,step不是可以不指定,不指定的时候默认为1。
切片该怎么理解呢,start就是开始的位置,end就是结束的位置。切片有个特点是“取前不取后”,看上面那个例子可以发现,1作为start,3作为end,1代表第二个元素,3代表第四个元素,列表切片的时候,是不取后面的那个数字对应的元素的,也就是不取第四个元素,所以names[1:3]只取了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这就是所谓的取前不取后。
再看下一个例子。
当不指定start或者end的时候,start默认为0,end默认为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1,因为“取前不取后”,要想取到最后一个元素,必须加个1才行。
上例中,用 len(numbers) 表示了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因为索引值从0开始,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一定是列表内元素个数-1,根据“取前不取后”,在end位置上的数字应该+1,所以最后就等于 len(numbers) 了。
当不设定start和end的时候,就默认取所有的元素了。
当加入step,这个选项后,step代表步长,默认为1,设定成2的时候,就是隔一个取一个,设定成3时就是隔两个取一个。
上例中,第一个切片,start和end均未设定,因此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隔一个取一个,得到了所有奇数位置的元素。
第二个切片,start设定为了1,因此取了所有偶数位置的元素。
3在列表中,0不在列表中,所以 3 in a 是True,而 0 in a 是False
更多关于列表的信息可以通过使用 help(list) 查看帮助文档。
python有没有类似inet_addr函数
python没有类似inet_addr函数的,python函数列表查询后证实没有该类似的函数
python函数有哪些
1、print()函数:打印字符串;
2、raw_input()函数:从用户键盘捕获字符;
3、len()函数:计算字符长度;
4、format()函数:实现格式化输出;
5、type()函数:查询对象的类型;
6、int()函数、float()函数、str()函数等:类型的转化函数;
7、id()函数:获取对象的内存地址;
8、help()函数:Python的帮助函数;
9、s.islower()函数:判断字符小写;
10、s.sppace()函数:判断是否为空格;
11、str.replace()函数:替换字符;
12、import()函数:引进库;
13、math.sin()函数:sin()函数;
14、math.pow()函数:计算次方函数;
15、os.getcwd()函数:获取当前工作目录;
16、listdir()函数: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17、time.sleep()函数:停止一段时间;
18、random.randint()函数:产生随机数;
19、range()函数:返回一个列表,打印从1到100;
20、file.read()函数:读取文件返回字符串;
21、file.readlines()函数:读取文件返回列表;
22、file.readline()函数:读取一行文件并返回字符串;
23、split()函数:用什么来间隔字符串;
24、isalnum()函数:判断是否为有效数字或字符;
25、isalpha()函数:判断是否全为字符;
26、isdigit()函数:判断是否全为数字;
27、 lower()函数:将数据改成小写;
28、upper()函数:将数据改成大写;
29、startswith(s)函数:判断字符串是否以s开始的;
30、endwith(s)函数:判断字符串是否以s结尾的;
31、file.write()函数:写入函数;
32、file.writeline()函数:写入文件;
33、abs()函数:得到某数的绝对值;
34、file.sort()函数:对书数据排序;
35、tuple()函数:创建一个元组;
36、find()函数:查找 返回的是索引;
37、dict()函数:创建字典;
38、clear()函数:清楚字典中的所有项;
39、copy()函数:复制一个字典,会修改所有的字典;
40、 get()函数:查询字典中的元素。
…………
Python对列表排序函数sort()和reverse()的讲解
列表中的数据种类很多,有字符串,有整型,有其他列表的嵌套,还有更多的数据类型,这些数据在列表中往往是错乱的,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我们在使用列表的时候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调用或检索。下面就来看看 列表是如何排序和翻转的 ,所谓翻转也就是把既定列表倒序排列。
返回结果:
从上面的返回结果可以看出来,sort()函数如果遇到字符串是按照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如果遇到浮点型数据还是按照大小排列。
由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来,不同的数据类型是没有办法进行排列的。
这个方法是把原列表中的元素顺序从左至右的重新存放,而不会对列表中的参数进行排序整理。如果需要对列表中的参数进行整理,就需要用到列表的另一种排序方式sort正序排序。
python list(range(1,10,3))结果是什么?
Python语句list(range(1,10,3))执行结果为[1,4,7]。
语法是:range(start,stop[,step])
参数说明:
(1)start:计数从start开始,默认是从0开始。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5);
(2)stop:计数到stop结束,但不包括stop。例如:range(0,5)是[0,1,2,3,4]没有5;
(3)step:步长,默认为1。例如:range(0,5)等价于range(0,5,1)。
因此,range(1,10,3)的意思是1到10之间的tuple,间隔为3,所以结果是(1,4,7)。
列表(List)是最常用的Python数据类型,它可以作为一个方括号内的逗号分隔值出现。
所以,list(range(1,10,3))执行结果为[1,4,7]。
扩展资料
Python列表函数方法
Python包含以下函数:
1、cmp(list1, list2):比较两个列表的元素;
2、len(list):列表元素个数;
3、max(list):返回列表元素最大值;
4、min(list):返回列表元素最小值;
5、list(seq):将元组转换为列表。
Python包含以下方法:
1、list.append(obj):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2、list.count(obj):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3、list.extend(seq):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用新列表扩展原来的列表);
4、list.index(obj):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5、list.insert(index, obj):将对象插入列表;
6、list.pop([index=-1]):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7、list.remove(obj):移除列表中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
8、list.reverse():反向列表中元素;
9、list.sort(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网站栏目:python列表函数查询,python列表检索
分享路径:http://azwzsj.com/article/hsdd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