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余函数python 求余函数公式

Python中取余运算和取模运算如何理解和区分?

对于整型数a,b来说,取模运算或者求余运算的方法都是:

创新互联成立与2013年,先为城口等服务建站,城口等地企业,进行企业商务咨询服务。为城口企业网站制作PC+手机+微官网三网同步一站式服务解决您的所有建站问题。

1.求 整数商: c = a/b;

2.计算模或者余数: r = a - c*b.

求模运算和求余运算在第一步不同: 取余运算在取c的值时,向0 方向舍入(fix()函数);而取模运算在计算c的值时,向负无穷方向舍入(floor()函数)。

例如:计算-7 Mod 4

那么:a = -7;b = 4;

第一步:求整数商c,如进行求模运算c = -2(向负无穷方向舍入),求余c = -1(向0方向舍入);

第二步:计算模和余数的公式相同,但因c的值不同,求模时r = 1,求余时r = -3。

归纳:当a和b符号一致时,求模运算和求余运算所得的c的值一致,因此结果一致。

当符号不一致时,结果不一样。求模运算结果的符号和b一致,求余运算结果的符号和a一致。

另外各个环境下%运算符的含义不同,比如c/c++,java 为取余,而python则为取模。

在python交互模式下,20÷6的余数怎么表达?

在 Python 交互模式下,你可以使用模运算符(%)来表示整数的余数。例如,要求 20 除以 6 的余数,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模运算1

这里,20 除以 6 的余数是 2。

注意,模运算符(%)只能用于求整数的余数,对于浮点数,它是不适用的。如果要求浮点数的余数,可以使用内置函数 math.fmod()。

例如:

模运算2

这里,函数 math.fmod() 返回了浮点数 20 除以 6 的余数 2.0。

Python取余该怎么理解?

Python中的取余是指算出余数的意思。运算符为%。

例如8%5商1余3,所以答案为3。

python取余问题

def leastcoin(coinnum):

ls = [25, 10, 5, 1]

ls2 = []

for a in ls:

ls2.append(coinnum/a)  //通过这行ls2.append()加入coinnum/a的商

coinnum = coinnum%a  //取余

return ls2

print(leastcoin(1111))

[44, 1, 0, 1]

"""

#python2

for a in ls:

ls2.append(coinnum/a)

coinnum = coinnum%a

ls = [25 ,10, 5, 1]

第一次循环, coinnum = 1111, a = 25, coinnum/a = 1111/25 = 44, coinnum%a = 1111%25 = 11

ls2.append(coinnum/a)  ---- ls2.append(44) ---- ls2 = [44]

coinnum = coinnum%a  ---- coinnum = 11 # 被重新赋值

第二次循环, coinnum = 11 (因为上一轮被重新赋值,所以是11不是1111), a = 10

coinnum/a = 11/10 = 1, coinnum%a = 1%10 = 1

ls2.append(coinnum/a) ---- ls2.append(1) ---- ls2 = [44, 1]

coinnum = coinnum%a ---- coinnum = 1

第三次循环, coinnum = 1, a = 5, coinnum/a = 1/5 = 0, coinnum%a = 1%5=1

ls2.append(coinnum/a) ---- ls2.append(0) ---- ls2 = [44, 1, 0]

coinnum = coinnum%a ---- coinnum = 1

第四次循环, coinnum = 1, a = 1, coinnum/a = 1/1 = 1, coinnum%a = 1%1=0

ls2.append(coinnum/a) ---- ls2.append(1) ---- ls2 = [44, 1, 0, 1]

coinnum = coinnum%a ---- coinnum = 0

所以最后ls2 = [44, 1, 0, 1]

例如:1111的金额 需要44张25面额 + 1张10面额 + 0张5面额 + 1张1面额 组成.

被加进ls2列表的值是上一轮余数 coinnum%a , 除以ls元素的商.

"""


分享名称:求余函数python 求余函数公式
标题URL:http://azwzsj.com/article/hphc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