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做设计:结构化思维初体验
我们面对熟悉的问题能迎刃而解,陌生的问题却无从下手。原因是什么?其实是大脑对熟悉问题有已存在的解决结构,而对陌生问题,需要抽丝剥茧重新建立。结构化思维带你快刀斩乱麻,只需四步,建立清晰结构,完美解决未知问题。
成都创新互联是一家集网站建设,铜山企业网站建设,铜山品牌网站建设,网站定制,铜山网站建设报价,网络营销,网络优化,铜山网站推广为一体的创新建站企业,帮助传统企业提升企业形象加强企业竞争力。可充分满足这一群体相比中小企业更为丰富、高端、多元的互联网需求。同时我们时刻保持专业、时尚、前沿,时刻以成就客户成长自我,坚持不断学习、思考、沉淀、净化自己,让我们为更多的企业打造出实用型网站。正值Outing季节,大家都喜欢出去旅行,自由行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如何制定旅行计划,让你在异国他乡享受一段美好的旅程,很多人却犯了难。去哪里?什么时候出发?选择什么路线?住在哪里?要带哪些物品..……这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分享一个我的方法,通过一个结构图把旅行中的方方面面都罗列出来,这样是不是就有头绪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先定下了一个目标,然后一步一步拆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后各个击破。这其实是应用了一种叫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高效地开展,取得高绩效。(引自百度百科)
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复杂,我认为的结构化思维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通过一些方法将这个复杂晦涩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清晰的小问题,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们的大脑更擅长处理简单有规律的信息。正如下图,左边的信息纷乱如麻,经过结构化思维,就建立起了清晰的层级,大脑的处理速度自然更快。
让思维结构化的方法有哪些?面对难题时,把你的思维结构化,然后拆解这个难题,最后完美解决。但是如何才能让思维结构化?芭芭拉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自上而下找结构当我们面对一些熟悉的领域或者习得了一些“套路”,脑子里就会冒出一些结构框架,这时我们只要顺着这些框架往下分解就很容易得到一套完整的结构图,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制定出游计划。因为经常组织团队活动,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结构积累,所以我可以很快地想到从“吃、住、玩、行”这几个方面向下拆解扩展,再进行适当地查漏补缺就完成了整个结构图。
方法二:自下而上找结构个人的知识体系总是有限,更多时候,让我们伤脑筋的问题来自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例如我们设计师每天在解决的各种问题。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毫无头绪时,怎么去建立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从哪里突破?这时就需要用到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个人认为这也是结构化思维最具价值的地方。当你不清楚可以用什么框架的时候,以下四个步骤让思维结构逐渐清晰。
第一步:信息归类第二步,信息分组第三步,结构提炼第四步,完善结构下面以实际设计工作为例,看看如何按照这四个步骤自下而上找到结构。
我目前负责猛犸项目的交互设计,该项目是网易数据科学中心研发的一站式大数据开发计算平台,面向企业用户,让企业可以集中管理和清洗数据,挖掘数据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一款数据管理和清洗的B端产品。研发初期,一直快马加鞭地进行功能开发,有了雏形之后开始结合用户的使用反馈和可用性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了一次用户体验优化大改版。
根据收集到的用户反馈和可用性测试结果,我们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归纳后得到如下的列表:
接下来,就开始尝试用四个步骤找出这些问题的改进方案。
第一步:信息归类
仔细阅读问题,进一步分析,把有关联的问题用线连接。例如:问题2和问题4都在说功能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所以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最后得到下面的信息连线图。
第二步:信息分组
根据连线的情况,迅速地就能整理出4个问题大类,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提炼结构
在连线过程中,对各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考,组A是任务场景没有做区分的问题,组B是功能可发现性问题,组C是提示、引导的问题,组D是操作的用法和用户想的不太一样。进一步组织语言,用更书面的表达方式就提炼出了下图中的这些结构。
第四步:完善结构
现在我们已经从前面几个步骤中得到了一个大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但这些框架还是不够细,所以还要进一步分解。有了大框架后分解就容易多了,可以用前面提到的方法一,自上而下顺着这些框架往下扩展。
下面以组C为例,对结构进行扩展。反复斟酌组C中的问题,可以发现,第8条的问题发生在操作前,而其余3条都发生在操作后,因此这里的反馈不足可以分成操作前和操作后两大类。除此以外呢,联想到操作中会不会也需要反馈?遍历了整个平台的功能后,发现上传项目包时没有上传中的提示。且在这个功能中,还发现上传后成功或失败提示都不易被发现,顺着这个思路发现了更多可优化的点。
补充后的结构图如下:
至此,问题的结构清晰了,针对具体问题的改进方案也就应运而生:
操作前:提供引导
优化前,当鼠标移触到节点组件时只有手型指针,点击后没有动画提示,致使相当重要的功能用户不知道如何用。大多数用户以为点击就算触发,还有的认为是图例。优化后,鼠标移触节点组件高亮,点击后还增加了触发的动效,让用户意识到这里的组件是可以拖拽的,引导其继续操作。
操作中:提供贴心反馈
优化前,用户点击上传项目包后,没有任何反馈,用户不知道当前状态。优化后,点击上传按钮,会帮用户定位到项目包生成的位置,且在名称右侧有个loading的动画。
操作后:明确告知操作结果
(1)上传反馈
优化前,上传成功和上传失败也有反馈,但是比较轻量,2s消失。项目包的上传在实际操作中时间会比较长,用户的注意力早就分散到别的任务中去了,因此这种提示方式显然无法引起用户的感知。优化后,提示方式改成弹窗提示,且在上传失败的提示弹窗中可以直接重新上传或者选择新的项目包来覆盖,用户无需折回原先的入口。
(2)运行结果
优化前,运行结果用了纯图标区分各种结果,由于不是约定俗成的图标,用户无法知道确切的含义。优化后,把图标简化,且配上文字说明,含义更准确,更易理解。
(3)节点状态
优化前,节点的状态一眼扫过去,区分度很弱,用户要进行线上调度这样的操作,是需要谨慎确认的,这样的区分度增加了用户核验的工作量。优化后,对比加强,且加了一个开关操作,开启表示上调度状态,关闭表示取消调度状态,对状态区分起到了辅助作用。
(4)操作提示
优化前,操作提示较小,停留时间较短。优化后,加大了提示的面积,视觉上用了明度更高的颜色,且加长了停留时间,增加了淡出的动画,提升了用户体验。
结构化思维能给设计师带来什么?通过以上实践,确实从结构化思维中受益颇多。若设计师能在工作中利用好结构化思维,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经结构化思维提炼得出的设计方案思路清晰,经得起推敲思考方式系统化了,就能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并且给出的设计方案层次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其次,和项目内其他成员的沟通可以更顺畅一个能把事事都抽取成结构来表述的人必定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思维清晰了,也能让他人更准确地理解表达的内容。
最后,有助于设计领域知识体系的构建资讯爆炸的现代社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只能孤立存在。俗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使用结构化思维,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当接触到碎片信息的时候,把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不断壮大它。工作年限越长的设计师,越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他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便于应对各式各样的问题。
本文标题:抽丝剥茧做设计:结构化思维初体验
浏览路径:http://azwzsj.com/article/cjgi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