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30岁的新媒体人:有人泰国几套房,有人在小城市怼老板
还有人没看过这个细思极恐的段子吗:
成都创新互联公司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网站建设、成都网站建设、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西丰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某企业到大学去校招,HR大肆渲染,各种推荐自己的企业:我们薪资待遇好,而且每年有完善的涨薪机制;工作时间灵活,平台好,有前途有发展,团队都是 95 后的年轻人,非常好相处……
一个现场的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HR当场懵了:“那中年人都去哪了呢?”
不久前,知名自媒体人六神磊磊发了一篇《抱歉,这就是 35 岁》:“基本是'少年梦'已完全宣告破碎,而新的梦想却又还不敢开始的时候。”
如果说 40 岁是全社会的中年危机, 35 岁是互联网人的中年危机,那么这个危机放在新媒体编辑上,大概是 30 岁。
当下的一线编辑多为 90 后、 95 后,这些 24 小时在岗机器、通宵追热点专家、表情包十级学者、网络黑话拆解师,只有年轻人,也只能是年轻人。前两天看到一位同行的话更渗人: 00 后今年应该也大三了,有一批要开始实习了。
“新媒体编辑”,恐怕是个最“自古写字楼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的职位。
更别说随着年龄增长,婚姻焦虑、育儿压力、父母养老等人间毒打近在咫尺。
但我们反过来想,假如以 2012 年微信公众号上线为坐标轴,那么新媒体编辑或者说公众号小编,也就是一个诞生仅仅6、 7 年的岗位,即使是最早毕业上岗的那拨人,也刚刚迈过 30 的门槛而已。
我们采访了 3 位年龄30+、入行 4 年以上的普通新媒体人,他们都已结婚生子,有的从毕业任职头部大号编辑至今,有的选择定居小城市随着风口浮浮沉沉,有的跟随创业浪潮成为腰部图文博主,却在短视频的风口前踟蹰难行。
这些人,是我们当中第一波被“中年”标签围猎的人。
他们的真实现状,或许就是平凡如你我的可见的未来。
某垂类头部账号运营者 张三疯
女, 30 岁,入行 4 年,北京
2016 年,我海龟毕业回国,国外的毕业证都是隔半年才发,本打算玩半年再说。
那时候的想法是一定是我想干的事情,我才干,基本上现在所有年轻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我对文字比较感兴趣,公众号那个时候火得一批,尽管拿到了某些大厂的的offer,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某外企的市场内容部门。原因很简单:那个地儿的装修太符合我的审美,以及面试我的部门老大是个像王力宏的帅哥。
期间还考虑过央视下面的一个传统媒体部门,一进去里面全都是电视机位,看着人年龄都超大,对话都是左一个“老师”右一个“老师”,我觉得这个环境太吓人了。还是搞新媒体吧。
入职后,前两年的进步飞快,内容阵地是品类的头部账号,粉丝百万级。产出上我第一年每周大概写 1 到 2 篇稿子,后来写疲惫了,转到负责对接签约作者的作品产出以及各种对外业务的对接上。
那时候无牵无挂,为了工作通宵不睡学习新技能都是常有的事儿,因为我喜欢我乐意。但随着年龄增长和业务的熟悉,工作顺了,生活却慢慢浮现出一种空虚感。
我不排斥相亲,一来是工作性质太忙,二来家里人了解我,不会害我,就算介绍来的人不会产生火花,买卖不成仁义在,大城市漂泊能多个知根知底的朋友真的很香。
2018 年下半年,我相到一位,断断续续处了一年,结婚。人对了,事儿就不能拖。
古人说先成家后立业,诚不欺我!
正当我打算在职场上更进一步的时候,谁想,这当口,我怀孕了。
生这个动作,是“嗷”的一下就生完了,但生之后呢,和之前简直是两个世界。
虽然双方的老人都在帮衬,茶米油盐都不用我管,但很多事还是必须得自己来,比如孩子一晚上要喂N次奶换N次尿布吧,根本没法睡。长时期密集型的作战让我这么佛系、这么会开解自己的一个人,还是会选择在某些个深夜里吧嗒吧嗒掉眼泪,仅仅是累的。
现在对于结婚生子后果的宣传力度已经很够了,但夸张居多,接地气的少。真实的情况,只有经历过才懂得。
产假过后,重返岗位,感谢外企的法律制度齐全和team环境的友善。只不过,当了妈妈多少还是会在职场上被区别对待。和很多HR聊,也会渐渐知道一条女性求职鄙视链:年轻未婚未育>已婚已育>大龄未婚/已婚未育。
看到职场女性就是这么被待价而沽,我心里很不好受。
社会上那种 20 岁、 30 岁女性就应该如何如何才算成功,像《三十而已》的顾佳那样,我觉得是一种对女性的压榨,再加上生育这个事情,文化环境就会要求母亲付出得多一些,给家庭的多了,给工作的必然会少。
下一步到底怎么样,我也没想清楚。参照身边的同时盆友,有的是 80 后大龄未婚谈恋爱还很high,也有 90 后结不结都行随遇而安的。
做内容是个用掉头发换创意的活儿,换句话说,比较是个青春饭,可能确实不适合一直做下去。越往后走,做什么其实都一样,但找到志同道合的环境,可能会事半功倍。
职场上许多前辈跟我建议,如果有想要置换工作的念头的话,尽量找工作要找上级有孩子的,或者团队里多数人已育的。没经历过,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媒体人 奇葩二宝爸
男, 39 岁,入行 6 年,上海
我从小热爱两件事:写作和足球。
高中前,我是个足球运动员。踢球练习之后,别人去游戏厅打游戏也好,吃东西也好,只有我顶着一身臭汗直线跑回宿舍写日记。那些年的日记本,摞起来有我半个身子高。
大学毕业之后,我去当了报纸足球编辑,把最喜欢的两件事融合在了一起。
等孩子出生,生命中热爱的事情多了最有重量的一样:当孩子他爸。
2015 年第二个孩子落地,我开了公众号,写育儿日记。孩子的妈妈是白领,比较忙,而我喜欢带孩子,喜欢买东西,市面上的母婴产品,我都买回家做详细的测评。
一开始只是写给亲戚朋友看看,后来有读者问,既然你对产品这么了解,为什么不做做团购?
当时也有品牌方找上门来。我起初觉得不合适,后来做了才发现,这是一件三赢的事情:品牌能卖货,粉丝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我也能赚钱。
写了两年多,我的收益甩开本职工作好几倍。同时孩子们越来越大,我早上 7 点送女儿去上学,夜里哄完儿子写到 3 点,实在吃不消。
2017 年 1 月 1 日,我辞职了,全职做上海滩网红奶爸。
图源:受访者本人供图
当时公众号有6、 7 万粉丝,发展到现在也只是个臀部博主,不算大,但写的都是自己想写的东西,自媒体嘛,就是自己说了算的媒体。
同年,我在泰国买了些房子和地,房子用来出租,地用来种榴莲,收益都不错;有点意外的是,很多读者看了我这部分经历,也要求我牵线搭桥买房子。 2019 年起,我正式开启了引荐泰国房源的副业“泰国看房团”。
自得其乐的主业,和稳定的副业,那时一切相当幸运。
我甚至没有注意到日渐崛起的短视频与图文之间的竞争关系,当时只觉得两边各玩各的。
等到疫情来临,我才突然慌了。
受居家隔离情况影响,公众号的亲子旅游、商场之类的广告都没有了,尤其这两个月投放量下滑,整体营收断崖式下跌,大约只剩下原先的20%。
泰国的副业自然也凉凉——租客都是外国人,全跑回母国去了。
我有看到短视频和直播爆火,但我一来在视频方面不擅长,二来年纪因素,没有那么强烈的学习心态了,很难从零get完全新鲜的东西。
图文上,也不断涌现很多网感不错的年轻人,比如半佛仙人、卢克文都写得不错,而我确实没有人家这样的能力,有点挫败感。
内心是焦虑的。常言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容不得缩水。近期父亲动了两个大手术,我把老人家的房子置换到了我附近的小区,新背了 500 万房贷,压力很大。
我还开玩笑跟儿子说,如果爸爸以后买不起婚房,你可以找个泰国妹子,咱家泰国有房。
这些压力,我暂时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案,只能关起门来认真地写,期待写出爆文,也期待经济低迷期过去。
如果说给刚入行的年轻编辑们一点经验,那就是可以找找像新榜写过的灵隐寺那样的地方,很多企业的老板都不懂新媒体,乱要10w+的。这方面缺口,永远会有。
某传统公司运营编辑 葵花
女, 30 岁,入行 4 年,保定
图源:受访者本人供图
我之前的老板,就是个不太懂新媒体的。
我专科毕业之后,去北京苏宁做过两年的行政,然后回老家保定加读了一个本科,本科毕业再生孩子、带孩子的三年空窗期,之后才找的工作。
2017 年应聘了一个极垂直行业——工程造价教育机构——的行政岗位。结果入职不久,老板就把我调到了新媒体,因为是创业公司,规模小,容易因人设岗。
相对来说,我们那个公司或者是说在保定这种小城市,对新媒体行业的理解是不完善的。
比如我当时的公司老板,在管理上就比较欠妥。
他对待新媒体运营的态度更近似一个销售工具,能不能给销售卖课是考核的重要指标。比如有人在微信后台咨询,我们就要把微信号转给销售,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之间就可能出现“撞单”,这就导致销售间的关系紧张;反过来,销售也不愿意利用新媒体内容,因为担心流量最终的获益者是其他销售而不是自己。
各个部门都反应过这个问题,但老板认为,部门间关系紧张有利于公司“狼性”发展。无语子!
后来,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兴起,我和老板之间的不认同逐渐激化了。
公司做抖音号,想拍办公室日常,但谁愿意配合我呢?讲课的老师也不愿意,销售也不愿意,我们新媒体部门还承担着日更的压力,以及每个月 3 次的活动策划指标。最后我们只能去做PPT式的短视频内容。
今年 3 月,合同一到期,我立马辞职走人了。
现在这份工作是传统行业,卖家装的公司。入职的时候说是图文宣发,结果进来之后,老板要做的是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新媒体岗位就是随着风口变。
老板想以自己的形象打造IP,做大以后为公司产品直播带货。具体想法变来变去,一会儿要搞笑类内容,一会儿要鸡汤正能量,我们也只能配合。目前账号数据最好是一条播放量破10W的搞笑作品。
没有想过回北上广,一来我在小城市 3 年的经验,可能还不如北上广一年,二来我在北京待过了,经历过压力大的生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
小城新媒体人的工资其实相对也挺高,我们这儿起价5k。什么概念呢?在保定租房,两室一厅的房子在 1200 左右。如果合租,每个月也就几百。我住自己家,到公司才十分钟。
加上物价因素,我每个月能买的东西比北京多得多得多。
这几年,有很多大公司都愿意把自新媒体部门挪到保定。比如瑞幸的社群运营就在保定。
这是因为一方面,保定的人力成本会比北上广低很多,二来很多公司的新媒体岗位如果培训体系完善,异地办公并不难。三来,保定到北京、石家庄、天津都很方便,老板来开个会,可以当天来回。
我觉得大城小镇都有他的好。年轻人可以趁自己无牵无挂的时候先去大城市、大厂,一定要都体验过,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出人生的选择。
至于年龄,我觉得我还在事业上升期,现在孩子 6 岁,所以心态比较佛系,或许过几年你再采访我,我就是个疯子了!
写在最后
采访中,大家对于“基层新媒体编辑”几乎有着一致的看法:
这是一份只适合年轻人,最起码是无牵无挂的人的工作。
与其说是年龄与岗位的冲突,不如说是工作与生活的冲突:一线编辑,没有下班。
在年近三旬面前,让人产生焦虑的更多不是年龄本身,而是生活精力上的取舍: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换赛道,要不要回老家。
以往的年轻人乐于选择996、007,是因为当时的时代红利能给“拿命换钱”一个答案:努力,至少就有一套房,打一个翻身仗。
而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发现,在大城市的房价面前,月薪5k和月薪20k没什么差别,都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人均抖音的现在,“新媒体编辑”已经不似几年前那么酷了。
甚至,腰肩严重劳损的新媒体人的收入,与身体健康的外卖小哥在舆论上是持平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选择搏命?未来的韭浪们,还会觉得这是一份高性价比的职业吗?
对于这些难题,比起 20 岁, 30 岁的好处就是,更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选择什么更加不会后悔。
无论是在小城佛系度日,还是在大城市及时转换赛道,抑或创业谋求逆天改命,人到30,选择往往已经比努力重要百倍。
最后带给大家一条耐人寻味的老知识:不管你怎么看待自己,在国家眼里, 35 岁就不再是青年了。
花有重开日,珍惜少年时。
注:本文由“新榜”(ID:newrankcn)授权转载。新榜(www.newrank.cn)是内容创业者服务平台,涨粉、变现、运营、观察,新榜给你不一样的思路。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那些30岁的新媒体人:有人泰国几套房,有人在小城市怼老板
文章地址:http://azwzsj.com/article/cgjepe.html